在关税的阴霾之下,库克与苹果似乎刚度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,却仍未见晴空万里

日期:2025-04-15 09:21:38 / 人气:25



当特朗普政府掀起那场激烈的“关税风暴”,全球化分工下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巨头——苹果,便如坐上了过山车,经历了一轮惊心动魄的起伏。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,令苹果市值一度如流水般蒸发千亿,却又因关税豁免的风声,让股价得以短暂喘息。

然而,这喘息似乎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
4月13日,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的一席话,如同晴天霹雳。在被问及苹果iPhone的关税是否会在一个月左右恢复时,他斩钉截铁地回答:“没错,确实如此……我们需要药品、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在美国本土生产。”紧接着,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狠话,称美国将在即将进行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,严审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。

面对关税的重压,苹果迅速祭出了三大法宝以应对:一是增加从印度飞往美国的iPhone航班,通过囤积库存、深化与印度的关系,来抵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直接影响;二是可能向部分供应商施加压力,转嫁部分关税成本;三是直接面向下游消费者涨价。

然而,无论苹果选择哪条路,都无法满足特朗普对这家科技巨头的期望——他希望通过苹果来实现美国的制造业复兴大计。现实是残酷的,无论是这三大短期举措,还是长期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梦想,都如同海市蜃楼,遥不可及。在关税的阴影及错综复杂的局势下,苹果和库克似乎已走到了绝路,却仍未找到那神秘的Plan C。

这“短期三大利器”,实则只是治标不治本。

关税豁免虽为苹果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,一方面稳住了消费者端的价格体系,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关税带来的材料成本上涨压力。然而,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对苹果网开一面。

回溯至2018年8月,苹果CEO库克在新泽西州的高尔夫度假村,与特朗普夫妇共进晚餐。餐桌上,库克恳请中美贸易冲突“保持冷静”,并直言关税将损害苹果利益,反助三星等竞争对手一臂之力。一个月后,美国政府便宣布豁免部分苹果产品在中国征收的关税。这无疑是特朗普任期内,苹果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一次重要博弈。

七载光阴转瞬即逝,关税大棒再次挥向苹果,令其业务前景再度蒙上阴影。如今,摆在“智者”库克面前的,唯有涨价、加码印度“去中国化”或压榨“果链”这三条路,以消化关税带来的影响。

然而,“短期三大利器”终究只是权宜之计。

涨价之路,荆棘密布。据罗森布拉特证券公司预测,若苹果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一部高端iPhone的售价或将飙升至近2300美元。涨价风声一出,中美两地均出现了小范围的iPhone抢购潮。然而,涨价恰恰是库克最不愿看到的局面。多年来,苹果在美国市场一直秉持稳定的定价原则。自2017年iPhone X问世以来,其旗舰机型的起售价便一直稳定在999美元左右(虽有部分调整,如存储费用调整、推出更大容量机型),但999美元早已成为美国消费者心理接受的价位门槛。若选择涨价,苹果需深思:消费者究竟能承受多大的涨幅?分析师郭明錤指出,在美国市场,新款高端iPhone占比65%至70%,这部分高端用户相对能接受苹果涨价。苹果也可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高补贴金额等方式,减轻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。但若不涨价,苹果又面临另一难题:是否要牺牲自身利润率?

若不牺牲利润率,便需压榨“果链”。然而,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已明确回应,按照常规贸易规则,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、物流、仓储等成本。她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坦言:“这些并非硬件供应商需要考虑的范畴。客户一直以来都会协同供应商提升竞争力,在此过程中选择更合适的合作伙伴。过往遇到关税问题,都未出现过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成本的情况。”果链供应商本就利润微薄,立讯精密毛利率自2015年起便呈现下滑趋势,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仅为约12%。若选择牺牲利润率,苹果则需承担部分成本。多年来,苹果的硬件利润率一直保持在38%左右,虽有一定回旋余地,但究竟承担多少成本,对苹果而言仍是一笔难以算清的账。

最后一条路,便是苹果多年来一直寄予厚望的“下一个中国”——印度。有印度官员向外媒透露:“苹果肯定在考虑加大在印度的投资。”据美国银行分析师估测,若将印度全部的iPhone产量都留给美国市场,那么印度每年向美国出口的iPhone总量将超过5000万部,其中约3000万部可供应美国市场,产能充足。此前,印度科技部长Ashwini Vaishnaw也表示,苹果上一财年从印度出口的iPhone价值超过了1.5万亿卢比(约合174亿美元)。然而,现实却是残酷的。当前印度的供应链水平仍有待提升。苹果在印度长达十余年的布局,无疑是一场漫长的游戏。与中国相比,印度上下游供应链的成熟度与配套基础设施的差异均显而易见。

那么,库克和苹果是否会如特朗普政府所愿,在美国生产iPhone并贴上“Made in USA”的标签呢?

显然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因为对苹果而言,代价实在太过昂贵。早在2017年,财通证券的分析师便算过一笔账:若苹果将生产地搬回美国,其净利润将直接降低10%。对成本极为敏感的库克自然深知这笔昂贵的费用。尽管今年早些时候苹果曾承诺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,并将在美国生产一些服务器和少量芯片,但目前苹果在美国几乎未进行大规模生产。当前,苹果仅在美国实现了Mac Pro台式机的最终组装,但组装的零部件也大多源自中国制造。更何况,一台iPhone的组装涉及近400个独立部件,这些部件严重依赖中国。

更何况,库克本人也根本不相信什么“美国制造”。在乔布斯时代,苹果无疑是一家极具“美国味”的公司,乔布斯也曾怀揣着“美国制造”的梦想。然而到了库克时代,他主导了当下苹果的供应链多元化布局,并展现出对供应链的极强控制力。这让苹果成为了当下最赚钱的科技公司之一。

特朗普的“对等关税”操盘手莱特希泽曾在他的著作《没有自由贸易那回事》中写道:“没有一个国家是通过消费而变得伟大的,他们通过生产而变得伟大。”从这一点来看,持续动荡的关税最终仍将重创自家人。而最痛苦的莫过于库克和苹果以及美国那遥不可及的制造回流梦。

作者:辉达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辉达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