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春寒,进口美妆下跌超9%
日期:2025-04-15 09:17:55 / 人气:19
"如今的进口美妆正在经历“倒春寒”!从数据层面,进口化妆品在今年3月数量、金额均下滑。
另一方面,关税大战正在持续升级,在未来的时间,也将会对进口美妆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,特别是美国进口的化妆品,会受到更多影响。
聚焦进口美妆数据表现,今年1-2月,其经历了短暂的春天,但在今日(4月14日),国家海关总署发布了2025年3月全国进出口主要数据:其中,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(以下简称:化妆品)3月进口数量为3万吨,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.6%;进口金额为107.1亿元,同比大跌9.4%。
另外,2025年Q1进口化妆品数量近8万吨,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.7%;Q1进口金额为280.0亿元,同比下跌2.0%。

△图源:国家海关总署
从进口总值来看,3月为1.51万亿元,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3.5%。结合上述数据,不难发现,不仅进口总值整体下滑,进口化妆品数量、金额更是双双下滑。
要知道,进口化妆品的表现不仅反映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,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。
如今,进口化妆品再次遇冷,背后原因是什么?2025年Q1国际美妆在华境况如何?关税大战正持续升级,2025年Q2进口化妆品会受影响几何?
进口化妆品跌超9%!
前文已提到,3月进口化妆品呈现金额、数量双降的态势,结合国家海关总署近6年3月进口化妆品数据来看,金额最低的是在2020年,为98.8亿元;2021年3月,进口化妆品数量达到峰值后,便开始走下坡路。
其中,2024年3月进口数量、金额均呈双位数下滑,分别为-20.2%、-17.8%;2025年3月进口数量、金额也双双下滑,其中金额呈高单位数下滑。
再从季度来看,在2025年第一季度,进口化妆品数量同比个位数增长,而金额下跌2.0%。
梳理近6年1-3月进口化妆品数据,可以发现,今年为自2022年起,近3年来1-3月进口化妆品数量首个同比上涨,且要注意的是,2021年1-3月进口化妆品数量为近6年来最高,此后连续三年呈下滑态势,直至今年第一季度,进口化妆品数量才恢复个位数增长。
进口化妆品金额的季度表现则与之有些不同,2025年第一季度呈下滑态势,且在2022年至今经历了不少波动起伏。2022年、2024、2025年1-3月进口化妆品均呈下降,2024年1-3月更是跌破双位数。
从前文来看,2025年3月及Q1整体表现不如人意,即使2025年1-2月进口化妆品数据呈现回暖迹象,聚美丽在《涨14%!进口化妆品等来春天?》一文中,已进行过相关分析,不再赘述。
就眼下的境况而言,进口化妆品又进入了“倒春寒”时期。
关税战下,国际美妆的2025更难!
“2025年只会比2024年更难!”在2024年年底、2025年年初,聚美丽与业内人士交流时,就有不少人如是直言道。
时至今日,外资美妆在华形势仍然严峻,经济下行的大环境背景、中美贸易关税战影响、国货强势崛起、消费需求、变化更迭快等各种因素叠加下,不少进口美妆在华的日子仍然不是很好过。
结合下图来看,国际美妆在华遭遇业绩困境并非个例,下滑的美妆企业占一半。
另外,外资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“败退”仍然在持续上演,据聚美丽不完全统计,仅2025开年至今,在中国闭店、退出的外资品牌,就有7例。
且闭店、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中,也不乏背靠欧莱雅、联合利华、资生堂等美妆巨头的高端、奢美品牌,如SHIHYO、TATCHA、玑妍之光等。
与一些外资美妆在华“失守”不同的是,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。譬如,国货美妆毛戈平2024年收入39亿毛利33亿(详见);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、净利润持续双增,跻身50亿阵营(详见);上美股份2024年营收大涨62%,为67.93亿元(详见)。
除了化妆品行业本身竞争愈发激烈,国际美妆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被挤压、被争夺之外,就当下的实际境况来讲,中美贸易战也将会对其在2025年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。
关税对于市场的影响,聚美丽在《关税重创!美妆巨头市值蒸发千亿》一文中,已有过分析,从业内人士看法和评论区讨论等话题来看,大家认为美国企业雅诗兰黛受到影响会更大,截至目前,其市盈率(TTM)为亏损状态。结合此前财报表现来看,雅诗兰黛整体遭受波动和冲击,在华发展面临一定挑战。
但中国市场作为外资美妆企业重要的市场之一,虽然雅诗兰黛等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地区业绩受困,但它们仍对中国市场抱有期待与信心。
据中国经济时报显示,“这些年度盛会再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念,即雅诗兰黛的每个品牌都能够在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。展望未来,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投资中国市场,与本土合作伙伴携手共创,推动美妆消费。”在2025年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,雅诗兰黛集团总裁司泰峰如此说道。
另据Fashion network报道,欧莱雅集团今年的目标是在中国实现5%左右的增长,“在2025年初市场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,5%的目标不仅是中国今年GDP预测的增长目标,也是欧莱雅在中国实现增长的目标。” 欧莱雅北亚地区首席执行官Vincent Boinay仍旧看好中国市场,并对此充满信心。
总的来看,国际美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挑战仍存,进口化妆品能否扭转下滑局面,是未知的。再加之关税潮的余波未了,这场“经济地震”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,还会持续。
接下来,进口美妆在华面临的是更具难度系数的困局?还是一次迎来新开始的机会?要看各家招数能否行之有效,不过,纵使国际美妆在华频频受挫,苦果亦是果,唯有将困境转化为契机,才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占据主动性。
消息来源:中国海关总署、上述企业官网、Seeking Alpha、Fashion network、中国经济时报、财经杂志公众号《美宣布国家紧急状态,施加超预期关税》,作者:金焱
"
另一方面,关税大战正在持续升级,在未来的时间,也将会对进口美妆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,特别是美国进口的化妆品,会受到更多影响。
聚焦进口美妆数据表现,今年1-2月,其经历了短暂的春天,但在今日(4月14日),国家海关总署发布了2025年3月全国进出口主要数据:其中,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(以下简称:化妆品)3月进口数量为3万吨,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.6%;进口金额为107.1亿元,同比大跌9.4%。
另外,2025年Q1进口化妆品数量近8万吨,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.7%;Q1进口金额为280.0亿元,同比下跌2.0%。

△图源:国家海关总署
从进口总值来看,3月为1.51万亿元,较上年同期同比下滑3.5%。结合上述数据,不难发现,不仅进口总值整体下滑,进口化妆品数量、金额更是双双下滑。
要知道,进口化妆品的表现不仅反映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变化,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。
如今,进口化妆品再次遇冷,背后原因是什么?2025年Q1国际美妆在华境况如何?关税大战正持续升级,2025年Q2进口化妆品会受影响几何?
进口化妆品跌超9%!
前文已提到,3月进口化妆品呈现金额、数量双降的态势,结合国家海关总署近6年3月进口化妆品数据来看,金额最低的是在2020年,为98.8亿元;2021年3月,进口化妆品数量达到峰值后,便开始走下坡路。
其中,2024年3月进口数量、金额均呈双位数下滑,分别为-20.2%、-17.8%;2025年3月进口数量、金额也双双下滑,其中金额呈高单位数下滑。
再从季度来看,在2025年第一季度,进口化妆品数量同比个位数增长,而金额下跌2.0%。
梳理近6年1-3月进口化妆品数据,可以发现,今年为自2022年起,近3年来1-3月进口化妆品数量首个同比上涨,且要注意的是,2021年1-3月进口化妆品数量为近6年来最高,此后连续三年呈下滑态势,直至今年第一季度,进口化妆品数量才恢复个位数增长。
进口化妆品金额的季度表现则与之有些不同,2025年第一季度呈下滑态势,且在2022年至今经历了不少波动起伏。2022年、2024、2025年1-3月进口化妆品均呈下降,2024年1-3月更是跌破双位数。
从前文来看,2025年3月及Q1整体表现不如人意,即使2025年1-2月进口化妆品数据呈现回暖迹象,聚美丽在《涨14%!进口化妆品等来春天?》一文中,已进行过相关分析,不再赘述。
就眼下的境况而言,进口化妆品又进入了“倒春寒”时期。
关税战下,国际美妆的2025更难!
“2025年只会比2024年更难!”在2024年年底、2025年年初,聚美丽与业内人士交流时,就有不少人如是直言道。
时至今日,外资美妆在华形势仍然严峻,经济下行的大环境背景、中美贸易关税战影响、国货强势崛起、消费需求、变化更迭快等各种因素叠加下,不少进口美妆在华的日子仍然不是很好过。
结合下图来看,国际美妆在华遭遇业绩困境并非个例,下滑的美妆企业占一半。
另外,外资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“败退”仍然在持续上演,据聚美丽不完全统计,仅2025开年至今,在中国闭店、退出的外资品牌,就有7例。
且闭店、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中,也不乏背靠欧莱雅、联合利华、资生堂等美妆巨头的高端、奢美品牌,如SHIHYO、TATCHA、玑妍之光等。
与一些外资美妆在华“失守”不同的是,国货美妆上市企业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。譬如,国货美妆毛戈平2024年收入39亿毛利33亿(详见);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、净利润持续双增,跻身50亿阵营(详见);上美股份2024年营收大涨62%,为67.93亿元(详见)。
除了化妆品行业本身竞争愈发激烈,国际美妆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被挤压、被争夺之外,就当下的实际境况来讲,中美贸易战也将会对其在2025年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。
关税对于市场的影响,聚美丽在《关税重创!美妆巨头市值蒸发千亿》一文中,已有过分析,从业内人士看法和评论区讨论等话题来看,大家认为美国企业雅诗兰黛受到影响会更大,截至目前,其市盈率(TTM)为亏损状态。结合此前财报表现来看,雅诗兰黛整体遭受波动和冲击,在华发展面临一定挑战。
但中国市场作为外资美妆企业重要的市场之一,虽然雅诗兰黛等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地区业绩受困,但它们仍对中国市场抱有期待与信心。
据中国经济时报显示,“这些年度盛会再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念,即雅诗兰黛的每个品牌都能够在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。展望未来,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投资中国市场,与本土合作伙伴携手共创,推动美妆消费。”在2025年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,雅诗兰黛集团总裁司泰峰如此说道。
另据Fashion network报道,欧莱雅集团今年的目标是在中国实现5%左右的增长,“在2025年初市场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,5%的目标不仅是中国今年GDP预测的增长目标,也是欧莱雅在中国实现增长的目标。” 欧莱雅北亚地区首席执行官Vincent Boinay仍旧看好中国市场,并对此充满信心。
总的来看,国际美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挑战仍存,进口化妆品能否扭转下滑局面,是未知的。再加之关税潮的余波未了,这场“经济地震”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,还会持续。
接下来,进口美妆在华面临的是更具难度系数的困局?还是一次迎来新开始的机会?要看各家招数能否行之有效,不过,纵使国际美妆在华频频受挫,苦果亦是果,唯有将困境转化为契机,才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占据主动性。
消息来源:中国海关总署、上述企业官网、Seeking Alpha、Fashion network、中国经济时报、财经杂志公众号《美宣布国家紧急状态,施加超预期关税》,作者:金焱
"
作者:辉达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淮水竹副CP引爆全网:丁禹兮与...05-09
- 汪小菲巴厘岛度假偶遇照曝光,夫...05-09
- 徐大宝控诉育婴师事件:真相迷雾...05-09
- 知名画家张伯金与小38岁娇妻离婚...05-09